【热点背景】
一名稚气未脱的小学生,口袋里会有多少零花钱?是小打小闹的一些零钱,还是一个胖嘟嘟的小猪储钱罐?你都OUT了!长沙市一小学一名10岁的五年级女生,攒了20多万元的零花钱,而像她一样存款在万元以上的,一个班上竟有七名。孩子的零花钱,究竟是给得多好,还是给得少好呢?专家认为,家长不要把钱当成表达的工具。小学生越来越富,需要“教育”的,恰恰是家长。
【该不该给孩子零花钱?】
1.孩子缺乏节约意识。孩子缺乏节约意识,每次路过校门附近的小卖部时都不愿空手,虽然早、晚餐在家吃,午餐在小饭桌解决,平时用的学习资料家长给买,但孩子手中的零花钱还是一点都没省下来。
2.不给零花钱怕万一有急用。很多家长非常纠结:不给零花钱怕万一孩子有急用,例如孩子肚子饿了想买点东西吃或者临时要买文具等。
3.给了零花钱又担心会乱花。几位家长认为给了零花钱又担心娃娃会乱花,放学后孩子会去打游戏,上网把等不利于孩子成长!司女士也有同样的苦恼,她说,只要给孩子零花钱,不出一天他准会花得精光。上学期的一天,她一次给孩子20元钱,本想让儿子中午自己吃点好的,谁知儿子晚上回家后直喊饿。后来她才知道,原来娃娃当天中午根本就没吃正餐,放学后,在学校附近的小卖部花18元买了两个弹力球,剩下的钱又买了两根火腿肠算是午饭。
【措施】
1.做好各种估计预算。未雨绸缪就是指,在坏事到来之前,要做好前期预防工作。在孩子开始独立生活之前,一堂关于钱的课是必不可少的。如果你决定让孩子在大学期间承担一部分个人开销,可以跟他交代清楚大概所需承担的比例,也可以提出一些兼职建议和方案。并且商讨好,万一孩子没能承担起那部分费用,家长将提供多长时间支助,孩子需要付出什么代价才能得到家长的帮助。
2.让孩子用劳动换零用钱。一些学生从大学一年级丢掉钱包后,便尝试打工赚钱。现在她的兼职方式有多种,家教、促销、担任神秘顾客(假装顾客替一些品牌摸清楚营业员的服务态度及质量)、撰稿等。但是像文文一样,完全自食其力的学生并不多见。
3.花时间和孩子交流如何理财。孩子的零花钱究竟该如何给?究竟是给得多好,还是给得少好呢?专家认为,家长不要把钱当成情感表达的工具,要合理引导孩子用好零花钱,掌握引导方法。专家建议如果孩子是正当需求要用钱,比如买文具,买自己爱看的课外读物,或者捐款给贫困学生等,家长应该给,不过也要给得适当,数额满足孩子某个方面的需要就行,防止形成攀比心理。如果孩子的自制力较差,大部分钱都用在玩上,家长就要约束并正确引导。同时,家长也应在平时生活中让孩子做一些劳动,让孩子懂得钱来之不易。